什么是“关中平原城市群”
本文为西部网、陕西头条特约文章
未授权其他平台转载
欢迎朋友圈转发推荐
【林毅夫】从表面现象直接看到背后的因果关系,是每一个想成为有创见的学者,所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
什么是“关中平原城市群”
文/赵锐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发布,标志着关中平原城市群成为全国第8个国家级城市群。按照规划,到2035年关中平原将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并将实现四大发展目标:建成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健全创新型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完善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十九大之后出台的这一重大区域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导向性。
【一、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的重大举措。为什么说是向“纵深”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自东向西梯次推进,从推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向沿江、沿边扩展,最后向内陆地区延伸,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发展、重点突破。但也产生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形成了差距明显的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打破由外及内的圈层发展格局,构建横向贯通东中西部、由沿海沿边直接深入内陆的新格局。所以,“一带一路”建设横贯东西,覆盖了西北边疆到内陆地区直至东南沿海,并明确了“向西开放”的战略定位。同时还构建了最典型的直接贯通东中西部的“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全国区域纵深发展的两大横轴。
因此,“纵深”的内涵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推动发展开放的重点区域深入内陆腹地;二是推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问题;三是推进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向更深层面、更广领域拓展——这正是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宏观背景,同时也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必须承载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所以,关中平原城市群的5大战略定位,首当其冲就是: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为什么是关中平原】
为什么向纵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区域是关中平原?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长江经济带的特点。
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自上海向西直抵云南,几乎覆盖了整个长江流域。这条黄金水道沿线分布着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大人口密集区,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一个地理集群,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在这些平原区域,有上海、南京、合肥、南昌、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众多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已形成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3大国家级城市群,人口密集,联系紧密,经济活跃。
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只有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5个省会城市,而且距离较远、人口较少、经济活跃度不高。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天不足——缺少内部紧密联系和核心城市群支撑。因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培育重点经济区、核心城市群。
古丝绸之路是典型的通道经济,加之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导致沿线城镇布局呈现明显的串珠结构。这条松散的串珠太需要一枚吊坠来“点睛”了,而在绵延横亘几千里的丝绸之路上,交通条件最优、人口密度最大、经济基础最好的区域,只有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以占全国1.12%的国土面积,产出了全国2.14%的生产总值,是经济密度较高的地区。作为当仁不让的西北“首善之地”,自然也必须“舍我其谁”担当起“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引领。也正因为这样独一无二的重要担当,关中平原城市群才有了令人瞩目的重量级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三、关中—关天经济区—关中平原】
那为什么城市群的范围是关中平原,而不是关中地区,也不是关天经济区?
关中地区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位于四关之中,所以简称关中。这个两千多年前的区域空间概念,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就像“河东”“江南”一样,谁也没办法在地图上划出轮廓。
现在的关中已经演变为行政区域概念,是指陕西省的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渭南市、铜川市和杨凌区这5市1区的行政辖区范围,以此与陕北、陕南并称陕西三大区域。但这只是“小关中”,并不是经济和文化意义上的“大关中”。
十年前开展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前期研究时,我曾到甘肃省的天水、平凉、庆阳3市调研。发现天水有很多人老家都在陕西,说着一口地道的关中话。庆阳的关中味道更浓,饮食是臊子面、肉夹馍,民居是地坑式窑洞,口音是关中西府方言,就医出行都直奔西安,几乎是一块“陕西飞地”。
时至今日,仍然存在着一个特征明显的“大关中”。以关中平原为中心,随交通干线扩散的圈层,覆盖了关中以外的很多地方,习俗口音等高度相近。比如陕北南部的洛川、富县,陕南的洛南、柞水,还有陕西省以外的天水、庆阳、平凉、运城等地。这个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交流密切、认同感强的区域,就是经济和人文概念上的“大关中”。
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区域经济规划概念,范围只囿于西北地区,没有完全覆盖“大关中”,也不能承载更加丰富的功能内涵。所以,我们看到关中平原城市群的范围和关天经济区是有所不同的,增加了甘肃的平凉、庆阳和山西的运城、临汾。
而“关中平原”这个大地理概念,包括了陕甘的渭河平原和山西的汾河平原,论面积是中国第四大平原,不仅与经济人文概念上的“大关中”范围高度契合,而且与人口分布和城镇布局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以跨越多个省份的地理空间来命名城市群,明确传达出——“关中平原城市群”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设计。
【四、为什么是城市群】
为什么通过城市群推动区域发展?梳理这个问题,先得理解什么是城市。
很简单,城市就是“城+市”。城就是人口密集居住的地方,也是社会学和地理学上的城市概念。市就是生产和交易的地方,是在较大空间区域里各类经济要素密集结合的地方,也是经济学上的城市概念。《辞源》的解释来得更直接:城市就是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一句话就说清楚了,城和市就是鸡和蛋的关系。
把这几种解释集中在一起,就很容易理解:城市是最先进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集中的地方。所以,城市代表了一个区域最高质量的发展水平,是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和主平台。
刚才说过,城和市就是鸡和蛋的关系。那城市群的概念也就容易理解了,就是鸡群和养鸡场,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最高级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群与城市的根本区别就在于,除了集中最先进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之外,还要有先进的组织方式。
也就是说,城市群必须在城市之间建立设施联通、经济联系、协同管理等等相互组织关系。简单地说,只有实现了高度同城化和一体化,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所以,网购时别不理解“长三角、珠三角免邮费”,那只是高质量城市群的基本福利。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群要有1个特大城市作核心,至少3个大城市作支撑,若干中小城市作拥簇。特大城市的标准是常住人口500—1000万,很显然,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只能是西安。大城市的标准是常住人口100—500万,目前只有宝鸡、临汾、天水接近这个规模,这3座城市就是城市群的二级单元。
正因为城市群必须强调整体性和关联性,所以西安作为城市群的核心,不能只关注自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发展质量,取决于西安与3座二级城市、与众多簇拥的中小城市之间的组织方式和关联水平。
而从全国层面来讲,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提升9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实力,也要促进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哈长、长三角、中原、珠三角、关中平原等8个国家级城市群之间,建立高效协调、有效合作的组织关系。
【五、一个优秀的顶梁柱】
一本厚重的规划承载着丰富的内容,但用“一个优秀的人”来理解城市群规划,就比较容易得出清晰的认识。
如果说关中平原是城市群的皮肤,那“一圈一轴三带”就是骨骼,基础设施是经络,产业是心脏,生产要素是血肉,协同机制是大脑,生态环境是健康,文化和开放是气质。培养出这样一个优秀的人,就是要让他和兄弟姐妹们一起,作中国这个家庭的顶梁柱。
希望以上100多字有助于大家理解规划内容和内在逻辑。而我更关注的是城市群内在的血肉联系——生产要素的聚集关联。人才、技术、资本、信息这些现代生产要素,集聚的规模和关联的程度,决定了城市群在皮肤之下、骨骼之上的肌肉是否饱满结实、活力充盈。
而决定生产要素配置水平的是市场,市场更具体的操作者是市场主体:企业和企业家。所以,企业和企业家实力是城市群的血肉联系——市场化程度和一体化水平,才是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昨天终于有时间去剪“新年发”,期间理发师小哥问:西安成了国家中心城市,有什么好处啊?真没想到理发师都在关注这个新闻,我就简单介绍了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小哥很兴奋地说,那西安的人口还要增加好几百万啊,难怪我这么容易就把户口从东北迁到西安了。
后来,理发师小哥开始担忧房价和物价上涨。但没等我开口,就恍然大悟地说:西安这是要变成一线城市的节奏啊,那以后我可能要多聘几个大工,开几家分店,整天就搞搞管理,收银!唠嗑!
新年就要到了,最后把今年西安古城墙西门的春联送给大家,祝关注我长年唠嗑的各位:狗年旺旺!
丝路悠长,晃着铃儿,把春天摇醒;
秦腔奔放,亮开嗓子,让梦想撒欢。